客制化初识:套件

随着国产轴的崛起,目前机械键盘的客制化几乎无门槛,国产品牌在价格、配列、外观和功能也卷出新高度,在颜值为王、机械轴噪音都被优化成“HiFi”麻将音的时代,谁又不想拥有一把既好看又好用还实惠的“客制化”键盘呢?
那么问题就来了,什么样的键盘才算“客制化”键盘呢?其实“客制化键盘”就是“customized keyboard”的直译,即使简单如你给你的黑寡妇换了套键帽,也算是广义上的“客制化键盘”了。当然,对于老炮们来说,只有自己画电路、打板子、车外壳、写固件、手工焊等一系列工序手搓的键盘,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客制化”。
手搓门槛高,但有了生产资料,有了先进科技带来的生产力,旧时王谢的“客制化”玩法,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,甚至成熟工业化生产比手搓也有更好的品控保证。
做一个入门级的键客,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客制化键盘的结构。

机械键盘结构简介

机械键盘的结构种类繁多,小编先提炼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键盘结构,方便大家对比,也就能get到为什么Gasket结构会被玩家们所偏爱。
客制化键盘的结构分Case mount和Tray mount两大类;设计又分Plate和Plateless两种 。Case mount顾名思义就是把内胆(定位板和PCB)固定在外壳上。而Tray mount(托盘式或又称船式)就像把菜放到托盘上一样,固定在底壳的底板上。Plate就是有定位板的设计,Plateless就是常说的“无钢”,没有定位板。大部分的Case mount以及Tray mount都是通过螺丝串起定位板及外壳。
Tray Mount (托盘式结构)
Tray mount,也称为托盘式或船式,是2021年gasket结构键盘火起来前最普遍使用的键盘结构,结构非常的简单,没有上下壳之分,是一体结构。PCB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壳上,轴安装在定位板上,PCB板放在定位板下。早年间几乎所有的普通机械键盘都是托盘式,毕竟都是标准件,工艺简单、量产方便、成本更低,如果你的键盘拆下来看到定位板上有螺丝孔,那就是托盘式结构了。
这种结构造价相对低廉,然而,由于仅依靠几个螺丝固定,键盘面板的受力分布可能不均匀,导致手感和音效反馈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。在现在这个追求声音+手感一致性的时代,已经慢慢的被淘汰掉了。
Case mount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结构设计,它将键盘的内胆(定位板和PCB)直接固定在外壳上,从而提供了比Tray mount更加一致的手感。由于不需要在定位板和PCB之间开孔,Case mount还便于内部布线。Case mount下又可以根据内胆与外壳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细分为几种不同的设计:
Top/Bottom Mount (顶部/底部固定)
顾名思义,将定位板(和PCB)一起固定在上壳的结构就是Top Mount,与之相对的还有Bottom Mount。
相比传统的托盘式固定,这两种固定方式带来的优势就是键帽、轴体和定位板(和PCB)是整体固定,有助于保持按键手感、声音的一致性,也自然是要加钱啦。这两种结构一般在高端机械键盘上采用,尤其“悬浮式”外观的机械键盘一般会用底部固定,毕竟要定制开模的成本也更高。
Sandwich Mount / Integrated Mount
Sandwich mount,顾名思义,上盖定位板底壳,三个部分如同三明治一样叠加在一起,然后通过同一根螺丝贯穿固定,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抑制底部振动,而使触底声更奇特和悦耳,同时又不会像一体式受上盖共振的影响。
Integrated mount,即一体式上盖,定位板直接集成到上壳,优点也和三明治类似,甚至由于外壳往往采用坚固的金属材料(比如铝/钢/钛金坨坨)数控机床加工出来,一体的稳定性和声音比三明治表现更好。但一体式上盖可能会因为共振而产生更大的噪音,并且由于需要更多CNC加工时间,成本也相对较高。
Plateless mount,亦称为无钢设计,这里的“钢”实际上是指键盘中的定位板。这种设计起源于樱桃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而省略定位板的尝试(大雾)。从严格意义上讲,无钢设计并非一种特定的结构,而是一种创新的结构设计理念。在这种设计中,由于缺乏定位板,按键时直接作用于PCB板,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触感,既直接又富有弹性。
Gasket mount是一种更为创新的构造方式,其最大的特点就是,通过使用软性材料消去了外壳和内胆的共振,一般都是垫片或者是硅胶粒,让内胆成为一个和外壳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。
在定位板和上下壳中间通过垫片(板)固定。和图中稍有不同的是,现在的Gasket结构中,键帽、轴体和定位板(和PCB)整体结构一般没有螺丝介入,螺丝仅用来固定上下壳,而上下壳再通过垫片(板)将定位板紧紧压住。
这种设计避免了在键盘内部使用刚性连接件,转而依赖于橡胶垫片和外壳间的精确配合来保持结构的稳定。由此产生的键盘触感极为均衡,橡胶垫片在键盘的垂直方向上提供缓冲,使得敲击手感更加柔和、细腻。而这种手感早期是在模拟无钢的手感,后面通过开槽,板簧(leaf spring)继而演变出了不同的手感形式。
实现Gasket mount结构的过程相当复杂,涉及到多次的原型制作、公差计算、橡胶缓冲垫的模具设计以及硬度选择。这些精细的工艺步骤对制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因此,只有技术精湛的团队才能够成功制作出这种结构的键盘,相应的,采用这一设计的键盘价格也更高昂。
实际产品中,垫片(板)通常是缓冲回弹性极好的橡胶或者硅胶材质,通过上下盖之间的精确配合将定位板紧紧固定,带来了一致性极高的打字体验,并且橡胶或硅胶的缓冲也提供了更为“温润”的打字手感。由于定位板、垫片(板)材质,上下壳、定位板和垫片(板)间加工精度要求更高,Gasket 结构的成本不会低,但咱的工业化水平也不低,量大了价格自然也便宜下来了
PS:时下火热的铝坨坨指的就是Gasket 结构、铝金属外壳的75%配列的客制化键盘,但金属的法拉第笼会影响无线信号,因此铝坨坨和三模无线往往只能二选一,或者半铝坨坨(三模无线的ROG夜魔就只用了金属上盖)。

大键位

键盘上空格ShiftEnter等键位因为体积较大,单独靠轴+键帽来做支撑并不现实,所以要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来进行固定支撑和优化。
目前有2种方式:
一种叫平衡杆:平衡杆是把一颗轴用2根金属丝固定,目前这种方式比较少见。
一种叫卫星轴:在大键位区把键帽取下可以看见轴体两侧还有1组小的假轴做支撑,这个就叫卫星轴,卫星轴是现在最普遍的大键位方案。
平衡杆的优势在于力的传导更直接,晃动的幅度比较的小,但缺点是不太好安装,人工成本稍高。
卫星轴的优势在于安装简单,键帽适配性更好,人工成本低廉。
由于每家厂商对大键位的出厂调节都标准不一样,所以很难说哪种大键位风格最讨人喜欢。

填充

填充是键盘蛮重要的一个点。
有无填充物,代表着可以改变机械键盘的手感和声音表现。
基本的填充物包括:夹心棉、轴下垫、底棉、PET声优垫等等。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键盘内胆和外壳共振所带来的杂音,以及让键盘敲击的时候声音更加的集中,从而更干净好听。现在主流的量产机械键盘填充物给的都相当到位。

轴体热插拔:可玩性与价格的取舍

最近几年,轴体热插拔的概念火得不亦乐乎。早先这种技术大多只出现在网吧键盘里,因为网吧键盘的使用频率实在太高了,青轴的寿命就像是一只蜡烛被点燃后,只能坚持几个小时。每次这些键盘出现问题,拆开拆焊换轴就像是做手术,太麻烦了!
于是,有个聪明的厂商提出了一个套筒热插拔的方案:在轴体的引脚上加两个小筒子,轴被焊在电路板上时其实是套筒焊了上去。如果用特别的工具往外拔,坏掉的轴体可以直接拔出来,套筒留在电路板上;接下来只要拿一个新轴,把套筒拔掉,直接插回去就可以了。这种思路就是套筒热插拔,现在高特的部分轴体还在延续这种成本低廉的热插拔方案。
这就像是轴体换装的游戏,你不用像买新衣服一样花大钱,只要用特殊工具把轴体拔出来,换上新的,就能让你的键盘焕然一新。所以,如果你是个键盘重度使用者,又不想频繁拆开键盘换轴,那就选择套筒热插拔的轴体吧,它就像是你键盘的救星,让你的键盘焕发出新的生机!
现在,量产键盘上常见的热插拔轴座主要由凯华生产,也有部分来自佳达隆。这就像是给你的键盘装上了一个万能插座,你可以插入任何你喜欢的轴体,就像是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各种各样的植物,让你的键盘变得更加多样化。而且,这种方案不再需要特殊的工具,只需要轻轻一插,就能让你的键盘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所以,如果你是个键盘爱好者,想要尝试不同的轴体,那就选择热插拔底座吧,它就像是你键盘的魔法师,让你的键盘变得更加有趣、更加多彩!
热插拔这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美好,易于维修,还能通过换轴带来新鲜感,简直是键盘消费者的福音啊!但问题在于,热插拔轴座的加入会让键盘组装的过程复杂许多,这就像是给你一张拼图,让你多了好几个难度等级,你的智商不够用,那你就只能多花几百块买个现成的拼好的。
而且,使用热插拔轴座的量产键盘常常比直接焊接的型号贵个几百块,这是真金白银的付出。而且对于非爱好者来说,很少有人会天天换轴,不规范的插拔还可能戳坏底座,这就像是当你觉得自己的脑袋比电脑还聪明,结果点了一个「重启」按钮,结果脑子就挂了!
更糟糕的是,热插拔底座如果损坏,维修起来也比单独换轴更麻烦,就像是当你的电脑出现了问题,你找了一个不靠谱的维修店,结果把电脑修得更坏了一样。对大部分人来说,这是一个「没有也无所谓」的功能。
相比之下,我不建议第一次购买机械键盘的人直接为了玩轴买热插拔,这就像是你第一次学习驾驶,却选择了一辆自动挡的跑车,你根本就不会享受到驾驶的乐趣。热插拔可以是你购买第二把、第三把键盘的理由,但绝对不该是第一把。
12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reward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reward
新手指南

客制化初识:套件

2025-5-10 7:26:52

新手指南

客制化初识:轴体

2025-5-10 14:59:01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